缤纷舞台

当前位置:首页|戏曲艺术|缤纷舞台

温州古戏台 在乡野中绽放美丽

发布时间: 2013-12-27作者: 管理员阅读:

         作为“戏曲故里”、“南戏发祥地”的重要佐证,历史悠久,数量众多。仅永嘉县就有236处,其数量远多于仅存120座古戏台有“中国古戏台文化之乡”美称的宁波市宁海县。日前,《温州古戏台》一书作为“温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丛书” 之一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这也是温州第一本专门介绍古戏台的著述。

温州古戏台

本报记者 林慎

“当夜幕降临,只身处在荒郊野外发现自己开错方向时;当放声高歌不是为了娱乐,仅仅为了给行驶在没有路灯、没有村庄、鲜有车辆的山路上的自己壮胆时;当生怕自己哪怕晚到一秒,那些古戏台就会随着时空的转换而无处可觅时……或许,在这些心情面前,用什么样的文字去描述都显得无力,只有淡淡一笑,才是最好的诠释。”这是1984年出生的女孩黄慈帖写在《温州古戏台》后记中的一段话。

——因为有感于古戏台的美丽,这位80后女孩在2009年至2011年温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的基础上,历时三个月,寻访159处古戏台,拍摄4万余张照片,从中遴选编写而成《温州古戏台》一书,书中用文字和照片详细介绍了除龙湾外分布于10个县(市)区133处的古戏台。

现存多为清朝重修

悠悠古戏台,见证了温州人民融入血液的戏曲热情。温州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录的古戏台约有561处,现存541处。这些古戏台大多位于乡野的宗祠里,其次位于庙宇中,只有少数位于特殊的建筑如众厅、民居之中。这与温州的村落聚族而居,往往通过宗祠里的戏台演戏增强宗族凝聚力有关。

对古戏台的研究,温州起步较晚,仅在一些其他研究专题的专著和文章中提及。《温州文献丛书·张棡日记》中有赴戏台及戏棚观戏的事件记录,描述当时已有简单的灯光设备;《中国古代剧场史》中有温州水台的描述:“温州窦妇桥神庙戏台、晏公殿神庙戏台都是一半在水里,一半在岸上,梧田、白象等处的三港庙、太阴宫以及乐清县的万岙庙戏台,都是面临河流。”而据普查,温州的水上戏台已不复存在或已重建,现只能在文献中想象昔日的盛况。《温州开埠与五马街文化》一文在论及温州会馆——兰溪帮药王殿时,指出该殿“建筑风格类同今日所见之农村祠堂,有楼房、戏台及两侧台间”等。

“温州现存的古戏台多为清朝重修或重建。” 黄慈帖介绍说,南戏自诞生之日起,逐渐形成了一套与之相匹配的演出体系,这对戏台格局有着重大的影响。像每个古戏台均会以槅扇或屏风分隔出前、后台,前台是主要表演场地,后台为演员化装、休息、候场的主要场所,在特定的情况下也可以成为临时表演区域,比如演员不露面在后台搭腔,营造较为立体的表演空间。戏台主要以木结构为主,这不仅仅只是因为木材取材便利,还有声学上的追求。如温州戏台台板以杉木为主要材料,有利于增加台板与穹隆间的共鸣,用屏风中槅扇分隔前后台,可以防止音响的“后泄”等。

戏台形制的大小和戏曲表演也互为影响。为此,黄慈帖还特意对其中部分古戏台的面阔和进深进行了平均,平均值分别为4.71米和4.62米,“这样大小的古戏台只可供10位以内演员同时同台表演,可以说,戏台的形制大小规定了戏曲表演不得不‘二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 挥鞭如乘马,推敲似有门,叠椅为山’……同时,也要求更为精简的道具,在时空转换上则更多地依靠演员的表演和表述。”这也是黄慈帖辨别新旧戏台的小窍门。“我发现新建的戏台和古戏台最大的不同之一就在戏台的大小,古戏台一般深4米、宽5米左右,而新建的戏台则明显大于这个尺寸。而且建的时间越晚,戏台越大。”

寻访过程充满惊险

有意思的是,如今对古戏台如数家珍的黄慈帖是市艺术研究所工作人员,研究生时学的是民族音乐学专业。因为某种机缘,她接下了编写《温州古戏台》的任务。“刚开始,我以为有温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简称三普),编书会很容易。可是拿到三普资料时,我整个傻眼了,古戏台在普查资料里,其实只作为宗祠庙宇的一小部分,介绍很简略,大多时候只有一句话。于是,2011国庆节,我在市文化局领导和市文保所专家的指导下,筛选出一串有代表性的古戏台名单,背着相机,开始了古戏台拍摄之旅。”

温州的古戏台大多位于乡野的宗祠庙宇里面,这对一个年轻女孩无疑是一个挑战。“并非全程都是我一个人去,有时候县(市、区)文物馆的同志会陪同,周末的时候,我则会拉上老公一道,当然,更多的时候是单枪匹马。”黄慈帖说。

黄慈帖至今还记得,第一天寻找古戏台就遭遇了麻烦。“那天,我和老公兴致高昂地出发,目标是瓯海的屿山庙戏台,我们到屿山村开车开了2个多小时,后来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又碰上通往屿山庙的路在修建……我们只好背着照相机下车走路,黄泥在雨水的浸泡下非常泥泞,更惊险的是,需要经过一座只用5根毛竹和5条薄薄的松树木条临时捆绑成的‘独木桥’,‘桥’下是两三米深的山涧。当时,我们一狠心就踮着脚跳过去,现在想想还后怕……”

每次出行,她都靠导航指引到达古戏台所在的村落,然后再寻问村民。可是导航有时也不灵验,好几次当导航发出“前方接近目的地,本次导航结束”的语音提示时,她却发现“前不着宗祠,后不着庙宇”;为了节省时间,她经常在乡镇的旅馆里过夜,她至今记得有一次她住的房间里爬满了成群结队的蟑螂;更多的时候,天色已暗,她焦急地想往家赶,却开错了方向……

“去永嘉县西溪乡下庄村李氏宗祠戏台时,我一个人在宗祠里拍照,戏台的下面停满了棺材,周边放满了花圈。当时直觉得有一股阴气从后背袭来,真有点害怕。” 黄慈帖说。

古戏台地域特色鲜明

然而,一路寻找古戏台,一路记录古戏台的美丽,黄慈帖却渐渐被这些默默静立于岁月和乡野深处、蕴涵无穷人文魅力的古旧戏台所折服。“在编这本书之前,作为非文物系统工作者,我对古戏台没有多大了解。然而,在寻访了那么多的古戏台后,我真的无数次由衷地赞叹古戏台太美了,美到需要我们像品茶一般细细地去品味。像瓯海黄山宫戏台、洞头东沙妈祖宫戏台和文成文坑太阴宫戏台等,这些戏台的藻井里布满了缤纷的彩绘,隔着漫长的岁月,仍然绚烂震撼;永嘉六岙福星祠戏台的重檐五角攒尖顶和苍南鲸头杨府殿戏台的重檐歇山顶,在温州都是孤例,工艺复杂,灰塑了栩栩如生的岁寒三友、戏曲人物等。”黄慈帖在书里说,古戏台,曾经的陌路人,如今成为心头的牵挂。

“温州古戏台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较多地继承和发展了宋代以来江南的地方做法,颇有江南浪漫的气息。有意思的是,乐清市古戏台还出现了多连贯藻井(天花)屋面,这类屋面正向延伸,与正厅屋面前檐连接,这样既可以为观众遮阳,又可以避雨,说明当时的戏曲已不仅关注戏台上的演出,还开始关注观众看戏时的舒适度。”

与雕饰精美的古建筑一样,温州古戏台的装饰随处可见,最为常见的雕刻和彩绘,题材多为戏曲人物、传说故事、瑞禽祥兽、四季花草、文字纹等。瓯海区水碓坑十二宫戏台绘有“按图索骥”的场景,还有类似苏式彩画,书写“古文新义”“古文六种”等古书图案。永嘉县北溪杨氏宗祠戏台除了传统纹饰外,还写有大量唐代著名诗人描写女性或借女性抒发感情的诗句。“温州的古戏台还有一个特点,常常可见蓝色玻璃的大量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温州已与外国交往频繁,也反映了温州工匠在选择材料时的大胆和灵活。”

寻访古戏台的过程,也会有伤感的时候。“作为建筑整体中的一部分,大多数古戏台得到了及时有效的维护。然而还是有些古戏台在没来得及让人认识前,就永远地消逝了。有好几次,我大老远地跑过去,却只看到一片荒芜。而有些需要修缮的古戏台,虽然得到了村民自发组织的保护,却因为缺乏文物部门的专业指导,结果事与愿违地造成了保护性破坏。”黄慈帖说。

黄慈帖认为异地安置是古戏台保护措施里最不得已的一种方式。苍南县鲸头杨府殿戏台,因为杨府殿重建,戏台被搬迁到杨府殿西侧平地上,虽然气势恢弘,却少了许多人文气韵;位于永嘉县大若岩九房陈氏大宗祠戏台,因为陈氏大宗祠被改建成综合楼,戏台被迁移到公路边。被拆卸掉台板的古戏台,孤零零地成了路亭……

“古戏台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和浓郁的人文气息,可以说是温州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一个缩影,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黄慈帖在书中如此写道,她希望借着《温州古戏台》一书的出版,这些散落在瓯越大地上的古戏台能日益引起大家的珍视。

(照片选自《温州古戏台》)

2013-07-10  《温州日报》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