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各地资讯

全国美术馆角逐"优秀展览项目"

发布时间: 2013-04-29作者: 阅读:

  美术馆展览的深度与水平不仅是美术馆学术水平和策展水平的体现,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着当前的艺术生态。日前,文化部启动“2012年度全国美术馆发展扶持计划”,对2012年度国内美术馆的展览情况进行了梳理。“临风听蝉——李可染的世界系列作品展(牧牛篇)”“海上生明月——中国近现代美术之源”“百年纵横——20世纪湖北美术文献展”等一大批有鲜明学术主题和藏品特色、地域特色的展览项目脱颖而出。经过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中国美术馆、中央美院美术馆等7个国家重点美术馆和北京今日美术馆、黑龙江省美术馆等21个国有和民营美术馆入选“优秀展览项目”。

  梳理地域文化与美术史

  从申报的整体情况来看,2012年部分美术馆在着眼于自身藏品、立足本馆特色的同时,还加强了对所处地域历史、文化与美术史的研究。如中国美术馆展示了“从延安走来”的中国美术创作成果;湖北美术馆系统梳理了20世纪湖北美术史,反映了百年来湖北美术发展的主要脉络;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以海上画派为核心的近现代美术历程展开,从清末民初海上画派发生的基本面貌,至民国时期上海美术多样化发展的丰富形态,直到1950年至2000年间新中国上海美术发展的巨大成就,将百年艺术起源与渐次艺术变革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以及上海所独具的文化内涵与精神气质做了深入挖掘。

  刘海粟美术馆以上海美专校长刘海粟提出的“不息的变动”为精神内核,推出了“不息的变动——上海美专建校100周年纪念展”,从美术学、历史学、社会学、教育学等角度对上海美专的历史进行了梳理。“上海美专本身是一个丰富的课题,作为反映那个时代的教育、文化、知识分子交往以及艺术市场化等多方面元素的综合体,对其研究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工程。”刘海粟美术馆馆长张坚说,此次展览社会反响十分强烈,通过对媒体的呼吁,上海美专校舍遗址被保留下来,海内外上海美专校友与校友家属也与美术馆建立了联系,一些遗落海外的历史资料也回流美术馆。

  除此之外,黑龙江省美术馆、河南省美术馆、福建省美术馆等也都从历史和实际情况出发,对本地域的美术资源做了梳理。

  个案研究注重学术

  以美术名家作为个案研究的展览不仅具有独特魅力,其“传记性”的各种画作和历史经历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北京画院的“临风听蝉——李可染的世界系列作品展(牧牛篇)”,全面系统地展示了李可染牧牛系列作品的起因、风格流变和思想艺术价值。“李可染于上世纪40年代初萌生了画牛的想法,并借以寓寄自己的情感和人格理想。在半个世纪的艺术创作中,可染先生对牧牛系列作品赋予了浓郁的诗意、寄以朴厚的深情。”北京画院副院长袁武说,此次展览中北京画院美术馆还专门梳理了中国美术史上出现的牧牛题材作品,并将之与李可染的作品相比较,以期从中发现艺术规律性的发展脉络,为解释当代中国画相对缺乏深度、流于表面形式的问题寻找注解。

  吕斯百是中国民族油画开拓者名单中分量极重的人物,他早年留学法国,回国后进行中国油画的民族化开拓之路,并推动中国美术的教育工作,在不同时代和环境下,培养了众多中国油画领域的接班人。“吕斯百大型艺术展”是炎黄艺术馆最新开辟的“20世纪中国民族油画开拓者系列”之一,完整呈现了吕斯百的艺术风貌,为观众了解中国老一代油画家为中国油画的现代化、民族化所做出的努力和探索提供了新的视角。

  上海程十发艺术馆、昆山市侯北人美术馆、岭南美术馆等通过对“明·朱舜水书信展暨中日(松江·柳川)书法作品展”“侯北人山水画展”和“丹心铸英魂张松鹤回顾展”的展示,也为观众提供了欣赏艺术大家代表作的机会。让观众在了解美术大家的同时,也知道了这些人物背后的美术史。

  当代艺术引起关注

  近几年来,美术馆对当代艺术的展览、展示和研究变得日趋增多,这充分体现了美术馆对当代文化动向和现象的日趋重视。而民营美术馆多涉及当代艺术内容,这也与其定位有关。

  “自在之物:乌托邦、波普与个人神学——王广义艺术回顾展”是北京今日美术馆的展览项目。王广义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主义艺术史中最重要的代表性艺术家之一,但长期以来,对他的批评或肯定一直缺乏与当代中国思想史、视觉文化史相关联的深度个案研究。此展通过对王广义艺术中理性与信仰等内容的辩证性研究,为观众揭示了当代艺术与中国社会发展的某种关系。在此之前,中国当代艺术通常被视作“通俗艺术”,主要和社会、政治、经济发生关系,而忽略了最重要的从艺术本体去认识它的方式和角度。

  浙江省美术馆的“蔡国强个展——春”是另一个展示当代艺术的重要展览,也是蔡国强首次在中国内地利用火药爆破创作中国水墨画的大胆尝试,此展启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需要革新,却未必丢失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与人文精神。“蔡国强透过火药在纸或丝绸上爆破的手法,探索了中国传统文人精神的写意风格,突破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固有的创作方式,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开拓与创新打开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浙江省美术馆馆长马锋辉说,蔡国强的火药绘画对于当代艺术的发展有着积极推动的作用和创新意义,“春”不仅迎来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发展的新方向,也为当代艺术的创意误区给予重新思考。

  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的“首届中国设计大展”、上海证大喜玛拉雅美术馆的“‘墨’测高深——当代空间水墨展(上海及天津)”、武汉美术馆的“水墨文章——当代水墨研究系列展第二回:笔法维度”展等,都从不同领域和角度对当代艺术进行了展示。

  高校美术馆挖掘展览深度

  以往学院美术馆常以厚重的历史积淀和雄厚的学术力量著称,但展览活动的范围常常囿于美术界的小圈子。从此次申报可以看出,学院美术馆正在着力细化学院研究和策展的深度,搭建面向社会公众的艺术鉴赏平台。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推出的“首届CAFAM未来展/亚现象·中国青年艺术生态报告”,意在分析、研究当下及下一阶段华人艺术的趋势,呈现中国当代艺术中最具活力的生态。中央美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说,作为一个由中国最高艺术学府打造的青年艺术项目,“CAFAM未来展”的宗旨是强调田野性、文献性、学理性、当下性和未来感。

  其实,任何展览的意义都在于提出问题。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的“怒吼——北京鲁迅博物馆藏抗战版画展”即对“新兴木刻运动”做出了重新评价。“新兴木刻运动”是近代中国最具前卫意识的美术运动,也是当时国际艺术潮流的一部分。但以往的美术史因其所处的特殊历史条件,更多地关注其作为“武器”的意义,而极少研究其艺术价值。该展览通过400多幅版画作品和20余件历史出版物,展示了“新兴木刻运动”是特定历史背景下,受西方艺术影响的“现代艺术本土化”的一次尝试,是“救亡图强”现实需要下艺术从士大夫把玩走向大众的一次成功试验。

  此外,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美术馆的“中国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和湖北省美术学院美术馆的“2012年第四届‘东+西’大学生国际海报双年展”等,也表现了学院教育对于城市发展的关注和人文精神的关怀。

(高素娜)